1911年3月29日,广州起义的前夕,同盟会号召,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员回国活动。各省的留日学生纷纷回到广州、香港。广西籍的留日学生同盟会员,桂平罗佩珩和回者者有:武宣三里村人廖和卿到香港密商;刘玉山东乡马台村人,在南方总支部等候潘乃德会商(潘负责辛亥革命时浔州方面的斗争)。9月廖和卿由香港赴程经梧州回浔州,先到平南袁思荣、骆乔翔等联系,得到当地进步人士的协助,在平南设办事处,布置一切,并派员到贵县、桂平、武宣、藤县联络进步人士、团练、会党、绿林和已组织好的民军,约期旧历九月起义。当时规计是:先取平南为根据地,取得平南后,即经西江上会攻浔州。浔州得手后即进攻武宣,(已先派刘玉山、廖和卿在武宣组织民军),武宣、贵县已组织民军与绿林队伍超过万人。11月21日,罗佩珩等下令民军攻城,连战五昼夜。贺清源令兵勇闭城固守。武宣、贵县的民军亦分两路向浔州府城挺进攻城。旧桂系首脑广西都督府都督陆荣廷接到民军围攻府城的消息,急调龙觐光从贵县率军反扑,敌众我寡,民军败散。陆荣廷复以官禄引诱罗佩珩,把革命军全部解散,起义逐告失败。起义虽然失败了,但革命军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,对后来继续革命斗争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1921年6月18日,孙中山下令讨伐陆荣廷,19日陆荣廷被迫在南宁通电下野,统治广西的旧桂系土崩瓦解。
1922年,广西自治、自治军到处打家却舍,烧杀抢劫,兵慌马乱,社会动荡不安,民不聊生,混乱不堪。
1922年7月,驻柳州的孙中山三中将,武宣东乡的刘玉山、刘达庆、刘炳宇采用闪电式的战术,一鼓气占领了四处军事重镇即:桂林(省城)平乐府、柳州府、浔州府,稳定一方。当时广西全省设11府。武宣东乡一个刘氏家族三将领就占领了广西四分之地盘,当地群众称这些地方是武宣东乡刘家天下矣。
参考文献:
1、《广西通史》第二、三卷。
2、《辛亥革命在广西》(上集)
3、《广西之最》
4、《莫树杰回忆录》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