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末年,广西掀起过一个官民创办工矿实业的高潮。光绪卅二年(1906年),由官库拨银六千两创办的“兴安造纸公司”,就是其中一项。
“兴安造纸公司”不标官立名号,厂址设在兴安县属的六峒栏杆坪,由吕笃任总办,戴哲文当会办兼教习。这个公司就是广西最早的造纸工厂。
造纸公司共雇有管理人员八人,生产工人卅一人。造纸生产方法采用苏打法。原料利用邻近所产的竹皮、稻草、荛花等。生产设备有:纸槽六个、苏打蒸煮锅两个,半机械纸压机 一部。生产能力为每槽月产时仄纸 (该纸长一尺,宽一尺六寸,为当时书坊、学堂、商店常用纸张) 或薄帖纸(民间买卖契约、单据、证卷专用纸)三万张,防寒纸(帐篷、雨衣用纸)则 可产一万五千张。计六槽月产时仄纸十八万张。
公司投产不久,清政府即委任戴哲文招商集股承办,规划扩大生产和组织购销。但该公 司缺少熟练工人,生产技术不过关,产品和消耗都达不到预算指数,生产出来的纸张色劣质 粗,“为用不广”,竞争不过进口的洋纸。再加上公司厂区设在偏辟的山区,该处林木蓊郁, 交通闭塞,每年八、九月间又常发生芦花瘴,工人染病十之八九,厂方无能及时医治。所以, “兴安造纸公司”创办没有多久就陷于亏损而倒闭了。广西第一个造纸厂是广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缩影。(小宏)
摘自《广西地方志》期刊1982年